分享真正的重要議題,在網路上激發起更多的正反面討論"

http://toye4441.pixnet.net/blog
http://mypaper.pchome.com.tw/mis968
http://blog.roodo.com/mis968
http://blog.sina.com.tw/mis968/
http://toye4441.pixnet.net/blog/post/108562430 

" 會員登入

新使用者?立即註冊
.
服務首頁|服務說明|Yahoo!奇摩.
知識+ 首頁
知識分類

電腦網路
科學常識
醫療保健
煩惱心事
生活資訊
手機通訊
休閒嗜好
視聽娛樂
運動體育
社會人文
商業金融
教育學習 .如何做
煩惱
主題知識
.我要發問 發表 我要發問 ..熱門: 中華職棒 4G LTE 秋天 東北季風 黑心食用油 主題 夜空中的眾星! .知識搜尋 ....知識+ 首頁> 社會人文> 歷史> 歷史人物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看另一則問題 .知識問題|
劉邦的作為. 發問者: 幽冥 ( 初學者 5 級)
發問時間: 2005-06-09 15:55:17
解決時間: 2005-06-13 17:43:45
解答贈點: 5 ( 共有 0 人贊助 )
回答: 1 評論: 0 意見: 12
[ 檢舉 ]
網友正面評價

54%
.共有 28 人評價.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
<<史記>>太史公自序:子羽暴虐,漢行功德,憤發漢蜀,還定三秦,誅籍業帝,天下惟寧,改制易俗,作高組本紀第八。

中「誅籍業帝」是指劉邦的哪些作為?



p.s可以引用原文最好 2005-06-12 14:18:55 補充

TO諸葛BOSS:謝謝你的回答,資料很豐富呢!

但是否能直接舉出有那些作為呢?

最佳解答發問者自選
.. 回答者: 諸葛BOSS ( 初學者 4 級 )
回答時間: 2005-06-09 23:07:11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
正義高祖初定天下,表明有功之臣而侯之,若蕭、曹等。 太史公曰: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勳,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帶,泰山若厲。1國以永宁,爰及苗裔。”始未嘗不欲固其根本,而枝葉稍陵夷衰微也。  注1集解應劭曰:“封爵之誓,國家欲使功臣傳祚無窮。帶,衣帶也;厲,砥石也。河當何時如衣帶,山當何時如厲石,言如帶厲,國乃絕耳。” 余讀高祖侯功臣,察其首封,所以失之者,曰:异哉新聞!書曰“協和万國”,遷于夏商,或數千歲。蓋周封八百,幽厲之后,見于春秋。尚書有唐虞之侯伯,歷三代千有余載,自全以蕃□天子,豈非篤于仁義,奉上法哉?漢興,功臣受封者百有余人。1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戶口可得而數者十二三,2是以大侯不過万家,小者五六百戶。后數世,民咸歸鄉里,戶益息,蕭、曹、絳、灌之屬或至四万,小侯自倍,3富厚如之。子孫驕溢,忘其先,淫嬖。至太初百年之閒,見侯五,4余皆坐法隕命亡國,秏矣。罔亦少密焉,然皆身無兢兢于當世之禁云。  注1索隱案:下文高祖功臣百三十七人;兼外戚及王子,凡一百四十三人。  注2索隱言十分纔二、三在耳。  注3索隱倍其初封時戶數也。 注4正義謂平陽侯曹宗、曲周侯酈終根、陽阿侯齊仁、戴侯秘蒙、谷陵侯馮偃也。 居今之世,志古之道,所以自鏡也,1未必盡同。帝王者各殊禮而异務,要以成功為統紀,豈可緄乎?觀所以得尊寵及所以廢辱,亦當世得失之林也,2何必舊聞?于是謹其終始,表其文,頗有所不盡本末;著其明,疑者闕之。后有君子,欲推而列之,得以覽焉。  注1索隱言居今之代,志識古之道,得以自鏡當代之存亡也。  注2索隱言觀今人臣所以得尊寵者必由忠厚,被廢辱者亦由驕淫,是言見在興廢亦當代得失之林也。 【索隱述贊】圣賢影響,風云潛契。高祖膺菉,功臣命世。起沛入秦,憑謀仗計。紀勳書爵,河盟山誓。蕭曹輕重,絳灌權勢。咸就封國,或萌罪戾。仁賢者祀,昏虐者替。永監前修,良籩固蔕。





后一頁

前一頁

回目錄

史記卷八 高祖本紀 第八



--------------------------------------------------------------------------------



  高祖,1沛丰邑中陽里人,姓劉氏,2字季。3父曰太公,4母曰劉媼。5其先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与神遇。是時雷電晦冥,太公往視,則見蛟龍于其上。6已而有身,遂產高祖。



  注1集解漢書音義曰:“諱邦。”張晏曰:“禮謚法無‘高’,以為功最高而為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注2集解李斐曰:“沛,小沛也。劉氏隨魏徙大梁,移在丰,居中陽里。”孟康曰:“后沛為郡,丰為縣。”索隱按:高祖,劉累之后,別食邑于范,士會之裔,留秦不反,更為劉氏。劉氏隨魏徙大梁,后居丰,今言“姓劉氏”者是。

  左傳“天子建德,因生以賜姓,胙之土,命之氏。諸侯以字為謚,因以為族”。

  說者以為天子賜姓命氏,諸侯命族,族者氏之別名也。然則因生賜姓,若舜生姚墟,以為姚姓,封之于虞,即號有虞氏是也。若其后子孫更不得賜姓,即遂以虞為姓,云“姓虞氏”。今此云“姓劉氏”,亦其義也。故姓者,所以統系百代,使不別也。氏者,所以別子孫之所出。又系本篇言姓則在上,言氏則在下,故五帝本紀云“禹姓姒氏,契姓子氏,□姓姬氏”是也。按:漢改泗水為沛郡,治相城,故注以沛為小沛也。

  注3索隱按:漢書“名邦,字季”,此單云字,亦又可疑。按:漢高祖長兄名伯,次名仲,不見別名,則季亦是名也。故項岱云“高祖小字季,即位易名邦,后因諱邦不諱季,所以季布猶稱姓也”。

  注4索隱皇甫謐云:“名執嘉。”王符云:“太上皇名煓。”与湍同音。正義春秋握成圖云:“劉媼夢赤鳥如龍,戲己,生執嘉。”

  注5集解文穎曰:“幽州及漢中皆謂老嫗為媼。”孟康曰:“長老尊稱也。左師謂太后曰‘媼愛燕后賢長安君’。禮樂志‘地神曰媼’。媼,母別名也,音烏老反。”索隱韋昭云:“媼,婦人長老之稱。”皇甫謐云:“媼蓋姓王氏。”又据春秋握成圖以為執嘉妻含始,游洛池,生劉季。詩含神霧亦云。姓字皆非正史所出,蓋無可取。今近有人云“母溫氏”。貞時打得班固泗水亭長古石碑文,其字分明作“溫”字,云“母溫氏”。貞与賈膺复﹑徐彥伯﹑魏奉古等執對反复,沈歎古人未聞,聊記异見,于何取實也?孟康注“地神曰媼”者,禮樂志云“后土富媼”,張晏曰“坤為母,故稱媼”是也。正義帝王世紀云:“漢昭靈后含始游洛池,有寶雞銜赤珠出炫日,后吞之,生高祖。”詩含神霧亦云。含始即昭靈后也。陳留風俗傳云:“沛公起兵野戰,喪皇妣于黃鄉,天下平定,使使者以梓宮招幽魂,于是丹蛇在水自洒,躍入梓宮,其浴處有遺發,謚曰昭靈夫人。”

  漢儀注云:“高帝母起兵時死小黃城,后于小黃立陵廟。”括地志云:“小黃故城在汴州陳留縣東北三十三里。”顏師古云:“皇甫謐等妄引讖記,好奇騁博,強為高祖父母名字,皆非正史所說,蓋無取焉。宁有劉媼本姓實存,史遷肯不詳載?即理而言,斷可知矣。”

  注6索隱按:詩含神霧云“赤龍感女媼,劉季興”。又廣雅云“有鱗曰蛟龍”。



  高祖為人,隆准而龍顏,1美須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2仁而愛人,喜施,3意豁如也。4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為吏,5為泗水亭長,6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酒,7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數倍。8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責。9

  注1集解服虔曰:“准音拙。”應劭曰:“隆,高也。准,頰權准也。顏,□顙也,齊人謂之顙,汝南﹑淮﹑泗之閒曰顏。”文穎曰:“准,鼻也。”索隱李斐云:“准,鼻也。始皇蜂目長准,蓋鼻高起。”爾雅:“顏,額也。”文穎曰:

  “高祖感龍而生,故其顏貌似龍,長頸而高鼻。”

  注2正義河圖云:“帝劉季口角戴胜,斗胸,龜背,龍股,長七尺八寸。”合誠圖云:“赤帝体為朱鳥,其表龍顏,多黑子。”按:左,陽也。七十二黑子者,赤帝七十二日之數也。木火土金水各居一方,一歲三百六十日,四方分之,各得九十日,土居中央,并索四季,各十八日,俱成七十二日,故高祖七十二黑子者,應火德七十二日之征也。有一本“七十日”者,非也。許北人呼為“黶子”,吳楚謂之“志”。志,記也。

  注3正義喜,許記反。施,尸豉反。

  注4集解服虔曰:“豁,達也。”

  注5集解應劭曰:“試補吏。”

  注6正義秦法,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亭長,主亭之吏。高祖為泗水亭長也。

  國語有“寓室”,即今之亭也。亭長,蓋今里長也。民有訟諍,吏留平辨,得成其政。括地志云:“泗水亭在徐州沛縣東一百步,有高祖廟也。”

  注7集解韋昭曰:“貰,賒也。”索隱鄒誕生貰音世,与字林聲韻并同。又音時夜反。廣雅云:“貰,賒也。”說文云:“貰,貸也。”臨淮有貰陽縣。漢書功臣表“貰陽侯劉纏”,而此紀作“射陽”,則“貰”亦“射”也。

  注8集解如淳曰:“讎亦售。”索隱樂彥云借“讎”為“售”,蓋古字少,假借耳。今亦依字讀。蓋高祖大度,既貰飲,且讎其數倍价也。

  注9索隱周禮小司寇云:“听稱責以傅別。”鄭司農云:“傅別,券書也。”

  康成云:“傅別,謂大手書于札中而別之也。”然則古用簡札書,故可折。至歲終總□不責也。

  高祖常繇咸陽,1縱觀,觀秦皇帝,2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當如此也!”



  注1集解應劭曰:“徭役也。”索隱韋昭云:“秦所都,武帝更名渭城。”應劭云:“今長安也。”按:關中記云“孝公都咸陽,今渭城是,在渭北。始皇都咸陽,今城南大城是也”。名咸陽者,山南曰陽,水北亦曰陽,其地在渭水之北,又在九嵕諸山之南,故曰咸陽。

  注2正義包愷云:“上音館,下音官。恣意,故縱觀也。”

  單父人呂公1善沛令,避仇從之客,因家沛焉。沛中豪桀吏聞令有重客,皆往賀。蕭何為主吏,2主進,3令諸大夫曰:4“進不滿千錢,坐之堂下。”高祖為亭長,素易諸吏,乃紿為謁曰5“賀錢万”,實不持一錢。謁入,呂公大惊,起,迎之門。呂公者,好相人,見高祖狀貌,因重敬之,引入坐。

  蕭何曰:“劉季固多大言,少成事。”高祖因狎侮諸客,遂坐上坐,6無所詘。

  7酒闌,8呂公因目固留高祖。9高祖竟酒,后。呂公曰:“臣少好相人,十相人多矣,無如季相,愿季自愛。臣有息女,□愿為季箕帚妾。”

  酒罷,呂媼怒呂公曰:“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貴人。沛令善公,求之不与,何自妄許与劉季?”呂公曰:“此非儿女子所知也。”卒与劉季。呂公女乃呂后也,生孝惠帝﹑魯元公主。□



  注1集解漢書音義曰:“單音善。父音斧。”索隱韋昭云:“單父,縣名,屬山陽。”崔浩云:“史失其名,但舉姓而言公。”又按:漢書舊儀云“呂公,汝南新蔡人”。又相經云“魏人呂公,名文,字叔平”也。

  注2集解孟康曰:“主吏,功曹也。”

  注3集解文穎曰:“主賦斂禮進,為之帥。”索隱鄭氏云:“主賦斂禮錢也。”

  顏師古曰:“進者,會禮之財。字本作‘贐’,聲轉為‘進’。‘宣帝數負進’,義与此同。”

  注4正義大夫,客之貴者總稱之。

  注5集解應劭曰:“紿,欺也。音殆。”索隱韋昭云:“紿,詐也。”劉氏云:

  “紿,欺負也。”何休云:“紿,疑也。”謂高祖素狎易諸吏,乃詐為謁。謁謂以札書姓名,若今之通刺,而兼載錢谷也。

  注6正義上在果反。下在臥反。

  注7正義音丘忽反。

  注8集解文穎曰:“闌言希也。謂飲酒者半罷半在,謂之闌。”

  注9正義不敢對觿顯言,故目動而留之。

  注十集解張晏曰:“古人相与語多自稱臣,自卑下之道,若今人相与語皆自稱仆。”

  注□正義息,生也。謂所生之女也。

  注□集解服虔曰:“元,長也。食邑于魯。”韋昭曰:“元,謚也。”正義漢制,帝女曰“公主”,儀比諸侯;姊妹曰“長公主”,儀比諸侯王;姑曰“大長公主”,儀比諸侯王。

  高祖為亭長時,常告歸之田。1呂后与兩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過請飲,呂后因餔之。2老父相呂后曰:“夫人天下貴人。”令相兩子,見孝惠,曰:“夫人所以貴者,乃此男也。”相魯元,亦皆貴。老父已去,高祖适從旁舍來,呂后具言客有過,相我子母皆大貴。高祖問,曰:“未遠。”乃追及,問老父。老父曰:“鄉者夫人嬰儿皆似君,君相貴不可言。”高祖乃謝曰:“誠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貴,遂不知老父處。



  注1集解服虔曰:“告音如‘嗥呼’之‘嗥’。”李斐曰:“休謁之名也。吉曰告,凶曰宁。”孟康曰:“古者名吏休假曰告。告又音嚳。漢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賜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當得者也。賜告者,病滿三月當免,天子优賜,复其告,使得帶印紱,將官屬,歸家治疾也。”索隱韋昭云:“告,請歸乞假也。音‘告語’之‘告’。故戰國策曰‘商君告歸’,延篤以為告歸,今之歸宁也。”劉伯庄﹑顏師古并音古篤反,非號嚳兩音也。按:東觀漢記田邑傳云“邑年三十,歷卿大夫,號歸罷,厭事,少所嗜欲”。尋號与嗥同,古者當有此語,故服氏云“如號呼之號”,音豪。今以服虔雖据田邑“號歸”,亦恐未得。然此“告”字當音誥,誥號聲相近,故后“告歸”“號歸”遂變耳。

  注2正義必捕反,以食飼人也。父本請飲,呂后因飼之。國語云:“國中童子無不餔。”

  高祖為亭長,乃以竹皮為冠,令求盜之薛治之,1時時冠之,2及貴常冠,所謂“劉氏冠”3乃是也。



  注1集解應劭曰:“以竹始生皮作冠,今鵲尾冠是也。求盜者,舊時亭有兩卒,其一為亭父,掌開閉埽除,一為求盜,掌逐捕盜賊。薛,魯國縣也。有作冠師,故往治之。”索隱應劭云:“一名‘長冠’。側竹皮裹以縱前,高七寸,廣三寸,如板。”又蔡邕獨斷云:“長冠,楚制也。高祖以竹皮為之,謂之‘劉氏冠’。”司馬彪輿服志亦以“劉氏冠”為鵲尾冠也。應劭云:“舊亭卒名‘弩父’,陳﹑楚謂之‘亭父’,或云‘亭部’,淮﹑泗謂之‘求盜’也。”

  注2正義音館,下同。

  注3正義音官。顏師古云:“后號為‘劉氏冠’。其后詔曰‘爵非公乘以上下得冠劉氏冠’,即此也。”

  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酈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1到丰西澤中,止飲,夜乃解縱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從此逝矣!”徒中壯士愿從者十余人。高祖被酒,2夜徑3澤中,令一人行前。4行前者還報曰:“前有大蛇當徑,5愿還。”高祖醉,曰:“壯士行,何畏!”乃前,拔劍擊斬蛇。6蛇遂分為兩,7徑開。行數里,醉,因臥。后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

  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8故哭。”人乃以嫗為不誠,欲告之,9嫗因忽不見。后人至,高祖覺。十后人告高祖,高祖乃心獨喜,自負。□諸從者日益畏之。



  注1正義度,田洛反。比,必寐反。

  注2正義被,加也。

  注3索隱舊音經。按:廣雅云“徑,斜過也”。字林云“徑,小道也,音古定反”。言酒后放徒,夜徑行澤中,不敢由正路,且從而求疾也。

  注4正義行音下孟反。

  注5索隱音徑。鄭玄曰:“步道曰徑也。”

  注6索隱漢舊儀云“斬蛇劍長七尺”。又高祖云“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

  二文不同者,崔豹古今注“當高祖為亭長,理應提三尺劍耳;及貴,當別得七尺寶劍”,故舊儀因言之。正義按:其蛇大,理須別求是劍斬之。三尺劍者,常佩之劍。括地志云:“斬蛇溝源出徐州丰縣中平地,故老云高祖斬蛇處,至縣西十五里入泡水也。”

  注7索隱謂斬蛇分為兩段也。

  注8集解應劭曰:“秦襄公自以居西戎,主少昊之神,作西畤,祠白帝。至獻公時櫟陽雨金,以為瑞,又作畦畤,祠白帝。少昊,金德也。赤帝堯后,謂漢也。殺之者,明漢當滅秦也。秦自謂水,漢初自謂土,皆失之。至光武乃改定。”

  索隱按:太康地理志云“畤在櫟陽故城內。其畤如畦,故曰畦畤”。畦音戶圭反。

  應注云“秦自謂水”者,按秦文公獲黑龍,命河為德水是也。又按:春秋合誠圖云“水神哭,子褒敗”。宋均以為高祖斬白蛇而神母哭,則此母水精也。此皆謬說。又注云“至光武乃改”者,謂改漢為火德,秦為金德,与雨金及赤帝子之理合也。

  注9集解徐廣曰:“一作‘苦’。”索隱漢書作“苦”,謂欲困苦辱之。一本或作“笞”。說文云:“笞,擊也。”

  注十索隱包愷﹑劉伯庄音古孝反。

  注□集解應劭曰:“負,恃也。”索隱晉灼云:“自恃斬蛇事。”

  秦始皇帝常曰“東南有天子气”,于是因東游以厭之。1高祖即自疑,亡匿,隱于芒﹑碭山澤岩石之閒。2呂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問之。呂后曰:

  “季所居上常有云气,3故從往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聞之,多欲附者矣。



  注1索隱厭音一涉反,又一冉反。廣雅云:“厭,鎮也。”

  注2集解徐廣曰:“芒,今臨淮縣也。碭縣在梁。”駰案:應劭曰“二縣之界有山澤之固,故隱于其閒也”。正義括地志云:“宋州碭山縣在州東一百五十里,本漢碭縣也。碭山在縣東。”

  注3正義京房易*(兆)**[飛]*候云:“何以知賢人隱?*(顏)*師*(古)*曰:‘四方常有大云,五色具而不雨,其下有賢人隱矣。’”故呂后望云气而得之。

  秦二世元年1秋,陳胜等起蘄,2至陳而王,號為“張楚”。諸郡縣皆多殺其長吏以應陳涉。沛令恐,欲以沛應涉。掾﹑主吏蕭何﹑曹參3乃曰:“君為秦吏,今欲背之,率沛子弟,恐不听。愿君召諸亡在外者,可得數百人,因劫觿,4觿不敢不听。”乃令樊噲召劉季。劉季之觿已數十百人矣。5



  注1集解徐廣曰:“高祖時年四十八。”索隱應劭云:“始皇欲以一至万,示不相襲。始者一,故至子稱二世。”崔浩云:“二世,始皇子胡亥。”又按:善文稱隱士云“趙高為二世殺十七兄而立今王”,則二世是第十八子也。

  注2索隱蘄,縣名,屬沛,音机,又音旗。

  注3索隱按:漢書蕭﹑曹傳,參為獄掾,何為主吏也。

  注4索隱說文云“以力脅之云劫”也。

  注5索隱漢書作“數百人”。劉伯庄云“言數十人或至百人”,則是百人已下也。

  于是樊噲從劉季來。沛令后悔,恐其有變,乃閉城城守,欲誅蕭﹑曹。蕭﹑曹恐,踰城保劉季。1劉季乃書帛射城上,謂沛父老曰:“天下苦秦久矣。今父老雖為沛令守,諸侯并起,今屠沛。2沛今共誅令,擇子弟可立者立之,以應諸侯,則家室完。不然,父子俱屠,無為也。”父老乃率子弟共殺沛令,開城門迎劉季,欲以為沛令。劉季曰:“天下方扰,諸侯并起,今置將不善,壹敗涂地。3吾非敢自愛,恐能薄,4不能完父兄子弟。此大事,愿更相推擇可者。”蕭﹑曹等皆文吏,自愛,恐事不就,后秦种族其家,盡讓劉季。諸父老皆曰:“平生所聞劉季諸珍怪,當貴,且卜筮之,莫如劉季最吉。”于是劉季數讓。觿莫敢為,乃立季為沛公。5祠黃帝,祭蚩尤于沛庭,6而釁鼓7旗,幟皆赤。8由所殺蛇白帝子,殺者赤帝子,故上赤。于是少年豪吏如蕭﹑曹﹑樊噲等皆為收沛子弟二三千人,攻胡陵﹑9方与,十還守丰。



  注1集解韋昭曰:“以為保障。”

  注2索隱按:范曄云“克城多所誅殺,故云屠也”。

  注3索隱言一朝破敗,使肝腦涂地。

  注4正義能,才能也。高祖謙言材能薄劣,不能完全其觿。能者,獸,形色似熊,足似鹿。為物堅中而強力,人之有賢才者,皆謂之能也。

  注5集解徐廣曰:“九月也。”駰案:漢書音義曰“舊楚僭稱王,其縣宰為公。

  陳涉為楚王,沛公起應涉,故從楚制稱曰公”。

  注6集解應劭曰:“左傳曰黃帝戰于阪泉,以定天下。蚩尤好五兵,故祠祭之求福祥也。”瓚曰:“管仲云‘割盧山交而出水,金從之出,蚩尤受之以作劍戟’。”

  索隱按:管子云“葛盧之山,發而出金”,今注引“發”作“交”及“割”,皆誤也。

  注7集解應劭曰:“釁,祭也。殺牲以血涂鼓曰釁。”瓚曰:“案禮記及大戴禮有釁廟之禮,皆無祭事。”索隱說文云:“釁,血祭也。”司馬法曰:“血于鼙鼓者,神戎器也。”顏師古曰:“凡殺牲以血祭者,皆名為釁。”臣瓚以為“皆無祭事”,非也。又古人新成鐘鼎,亦必釁之。應劭云:“釁呼為舋。”馬融注周禮灼龜之兆云:“謂其象似玉﹑瓦﹑原之釁□,是用名之。”此說皆非。□音火稼反。

  注8索隱墨翟云:“幟,帛長丈五,廣半幅。”字詁云:“幟,標也。”字林云:“熊旗五斿,謂与士卒為期于其下,故曰旗也。”幟,或作“識”,或作“志”。

  嵇康音試。蕭該音熾。

  注9索隱鄧展曰:“縣名,屬山陽,章帝改曰胡陸。”

  注十集解鄭德曰:“音房豫,屬山陽郡。”索隱鄭玄曰“屬山陽”也。

  秦二世二年,陳涉之將周章1軍西至戲2而還。3燕﹑趙﹑齊﹑魏皆自立為王。4項氏起吳。秦泗川監平5將兵圍丰,二日,出与戰,破之。命雍齒守丰,引兵之薛。泗州守壯6敗于薛,走至戚,7沛公左司馬得泗川守壯,殺之。8沛公還軍亢父,9至方与,*(周市來攻方与)*未戰。陳王使魏人周市略地。周市使人謂雍齒曰:“丰,故梁徙也。十今魏地已定者數十城。齒今下魏,魏以齒為侯守丰。不下,且屠丰。”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及魏招之,即反為魏守丰。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還之沛。沛公怨雍齒与丰子弟叛之,聞東陽宁君﹑秦嘉[一二]立景駒為假王,在留,□乃往從之,欲請兵以攻丰。是時秦將章邯從陳,別將司馬□□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東陽宁君﹑沛公引兵西,与戰蕭西,□不利。還收兵聚留,引兵攻碭,三日乃取碭。因收碭兵,得五六千人。攻下邑,□拔之。□還軍丰。聞項梁在薛,□從騎百余往見之。[二0]項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二一]沛公還,引兵攻丰。[二二]



  注1索隱應劭云:“章字文,陳人。”

  注2索隱文穎云:“在新丰東二十里戲亭北。”孟康云:“水名也。”又述征記云:“戲水自驪山馮公谷北流,歷戲亭,東入渭。”按:今其水東惟有戲驛存。

  注3索隱為章邯所破而還。邯音酣。

  注4索隱按:漢書高紀,二世二年八月,武臣自立為趙王,田儋自立為齊王,韓廣自立為燕王,魏咎自立為魏王也。

  注5集解文穎曰:“泗川,今沛郡也,高祖更名沛。秦時御史監郡,若今刺史。

  平,名也。”索隱如淳云:“秦并天下為三十六郡,置守﹑尉﹑監,故此有‘監平’,下有‘守壯’,則平﹑壯皆名也。”

  注6集解如淳曰:“壯,名也。”

  注7集解如淳曰:“戚音將毒反。”索隱晉灼云:“東海縣也。”鄭德﹑包愷并如字讀。李登音千笠反。正義括地志云:“沂州臨沂縣有漢戚縣故城。地理志云臨沂縣屬東海郡。”

  注8索隱顏師古云“得,司馬之名”,非也。按:后云“左司馬曹無傷”,自此已下更不見替易處,蓋是左司馬無傷得泗川守壯而殺之耳。

  注9集解鄭德曰:“亢音人相亢答,父音甫。屬任城郡。”索隱舊音剛。劉伯庄﹑包愷并同音苦浪反。正義音剛,又苦浪反。括地志云:“亢父,縣也,沛公屯軍于此也。”

  注十集解文穎曰:“梁惠王孫假為秦所滅,轉東徙于丰,故曰‘丰,梁徙’。”

  注□集解服虔曰:“雅,故也。”蘇林曰:“雅,素也。”

  注□集解文穎曰:“秦嘉,東陽郡人也,為宁縣君。”瓚曰:“陳胜傳曰‘廣陵人秦嘉’,然則嘉非東陽人也。秦嘉初起兵于郯,號曰大司馬,又不為宁縣君。

  東陽宁君自一人,秦嘉又自一人。”索隱臣瓚以為二人。按:下文直云“東陽宁君”,又別言“秦嘉”,明臣瓚之說為得。顏師古以宁是姓,君者,時人號曰君耳。

  注□索隱韋昭云:“今彭城留縣也。”正義括地志云:“留城在徐州沛縣東南五十里,即張良所封處。”

  注□集解如淳曰:“從陳涉將也。涉在陳,其將相別在他許,皆稱陳。□,章邯司馬。”索隱謂章邯從陳別將,將兵向他處,而遣司馬□將領兵士,北定楚地,故如淳云“□,章邯司馬”也。孔文祥亦曰“邯別遣□屠相”。又一說云“從謂追逐之,言章邯討逐陳別將,而司馬□別將兵北定楚”,亦通。

  注□索隱韋昭云:“相,沛縣。”應劭曰:“碭屬梁國。”蘇林音唐,又音宕。正義括地志云:“故相城在徐州符离縣西北九十里。碭在宋州東一百五十里。”

  注□索隱韋昭云:“蕭,沛之縣名,謂在蕭縣之西也。”

  注□索隱韋昭云:“縣名,屬梁國。”

  注□索隱按:范曄云“得城為拔”是也。

  注□正義今徐州滕縣,故薛城也。

  注[二0]集解徐廣曰:“三月。”

  注[二一]集解蘇林曰:“五大夫,第九爵也。以五大夫為將,凡十人也。”

  注[二二]集解徐廣曰:“表云‘拔之,雍齒奔魏’。”

  從項梁月余,項羽已拔襄城1還。項梁盡召別將居薛。聞陳王定死,因立楚后怀王孫心為楚王,治盱台。2項梁號武信君。居數月,北攻亢父,救東阿,3破秦軍。齊軍歸,楚獨追北,4使沛公﹑項羽別攻城陽,5屠之。軍濮陽之東,6与秦軍戰,破之。



  注1索隱韋昭云:“穎川縣。”正義襄城,許州縣。

  注2索隱韋昭云:“臨淮縣。音吁夷。”正義楚縣也。

  注3索隱韋昭云:“東郡之縣名。”正義濟州縣也。

  注4集解服虔曰:“師敗曰北。”

  注5索隱按地理志屬濟陰。

  注6索隱韋昭云:“東郡之縣名。”正義濮陽故城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本漢濮陽縣。



  秦軍复振,1守濮陽,環水。2楚軍去而攻定陶,3定陶未下。沛公与項羽西略地至雍丘之下,4与秦軍戰,大破之,斬李由。還攻外黃,5外黃未下。

  注1集解李奇曰:“振,整也。”如淳曰:“振,起也。收敗卒自振迅而复起也。”

  注2集解文穎曰:“決水以自環守為固也。”張晏曰:“依河水以自環繞作壘。”

  正義按:二說皆通。其濮陽縣北臨黃河,言秦軍北阻黃河,南鑿溝引黃河水環繞作壁壘為固,楚軍乃去。

  注3索隱按:地理志濟陰之縣也。

  注4索隱韋昭云:“故□國,今陳留之縣。”

  注5索隱韋昭云:“上陳留縣。”正義在雍丘東。

  項梁再破秦軍,有驕色。宋義1諫,不听。秦益章邯兵,夜銜枚擊項梁,2大破之定陶,項梁死。沛公与項羽方攻陳留,聞項梁死,引兵与呂將軍俱東。

  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



  注1索隱荀悅漢紀云“故楚令尹宋義”,當別有所出也。

  注2集解周禮有銜枚氏。鄭玄曰“銜枚,止言語囂讙也。枚狀如箸,橫銜之,繣結于項者”。繣音獲。

  章邯已破項梁軍,則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大破之。當是之時,趙歇1為王,秦將王离圍之鉅鹿城,此所謂河北之軍也。



  注1索隱蘇林音如字。鄭德音“遏絕”之“遏”。徐廣音烏轄反。今依字讀之也。

  秦二世三年,楚怀王見項梁軍破,恐,徙盱台都彭城,并呂臣﹑項羽軍自將之。

  以沛公為碭郡長,1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為長安侯,號為魯公。

  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2



  注1正義括地志云:“宋州本秦碭郡。”蘇林云:“長如郡守。”韋昭云:“秦名曰守,是時改曰長。”

  注2索隱按表,青封信陽侯。正義應劭云:“天子曰師尹,諸侯曰令尹。時去六國近,故置令尹。”臣瓚曰:“諸侯之卿,唯楚稱令尹,其余國不稱。時立楚之后,故置官司皆如楚舊也。”

  趙數請救,怀王乃以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北救趙。令沛公西略地入關。与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1



  注1索隱韋昭云:“函谷﹑武關也。”又三輔舊事云:“西以散關為界,東以函谷為界,二關之中謂之關中。”

  當是時,秦兵強,常乘胜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破項梁軍,奮,1愿与沛公西入關。怀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僄悍猾賊。2項羽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3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4前陳王﹑5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6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毋侵暴,宜可下。今項羽僄悍,今7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卒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乃道碭8至成陽,与杠里9秦軍夾壁,破*(魏)**[秦]*二軍。楚軍出兵擊王离,大破之。十



  注1索隱韋昭云:“憤激也。”

  注2索隱說文云:“僄,疾也;悍,勇也。”方言云:“僄,輕也。”劉音匹妙反。猾賊,漢書作“禍賊”也。

  注3集解徐廣曰:“遺,一作‘縱’。縱,食也,音在妙反。”駰案:如淳曰“類無复有活而縱食者也。青州俗言無遺為無縱類”。

  注4集解如淳曰:“楚謂陳涉也。數進取,多所攻取。”

  注5集解漢書音義曰:“陳涉也。”

  注6正義遣長者扶持仁義而西,告諭秦長少,令降下也。

  注7集解徐廣曰:“一無此字。”

  注8集解漢書音義曰:“道由碭也。”

  注9集解漢書音義曰:“二縣名。”索隱成陽在濟陰,韋昭云“在穎川”,非也。服虔云:“杠里,縣名。”如淳云:“秦軍所別屯地名也。”

  注十集解徐廣曰:“表云三年十月,攻破東郡尉及王离軍于成武南。”

  沛公引兵西,遇彭越昌邑,1因与俱攻秦軍,戰不利。還至栗,2遇剛武侯,3奪其軍,可四千余人,并之。与魏將皇欣﹑魏申徒武蒲之軍4并攻昌邑,昌邑未拔。西過高陽。5酈食其6*(謂)**[為]*監門,曰:“諸將過此者多,吾視沛公大人長者。”乃求見說沛公。沛公方踞默,使兩女子洗足。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于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食其說沛公襲陳留,7得秦積粟。乃以酈食其為廣野君,8酈商為將,將陳留兵,与偕攻開封,9開封未拔。西与秦將楊熊戰白馬,十又戰曲遇□東,大破之。楊熊走之滎陽,□二世使使者斬以徇。□南攻穎陽,屠之。因張良遂略韓地轘轅。□



  注1正義地理志云昌邑縣屬山陽。括地志云:“在曹州成武縣東北三十二里,有梁丘故城是也。”

  注2索隱韋昭云:“縣名,屬沛。”

  注3集解應劭曰:“楚怀王將也。”漢書音義曰:“功臣表云棘蒲剛侯陳武。

  武,一姓柴。‘剛武侯’宜為‘剛侯武’,魏將也。”瓚曰:“功臣表柴武以將軍起薛,別救東阿,至霸上,入漢中,非怀王將也,又非魏將也,例未稱謚。”

  正義顏師古云:“史失其名姓,唯識其爵號,不知誰也,不當改為‘剛侯武’。

  應氏以為怀王將,又云魏將,無据矣。”表六年三月封。孟﹑顏二人說是。

  注4正義并魏將也。欣字或作“欣”,音許斤反。蒲,漢書作“滿”,并通也。

  注5集解文穎曰:“聚邑名也,屬陳留圉縣。”瓚曰:“陳留傳曰在雍丘西南。”

  注6集解鄭德曰:“音歷异基。”

  注7集解漢書音義曰:“春秋傳曰輕行無鐘鼓曰襲。”

  注8索隱韋昭云:“在山陽。”

  注9索隱韋昭云:“河南縣。”

  注十索隱韋昭云:“東郡縣。”正義括地志云:“白馬故城在滑州□南縣西南二十四里。戴延之西征記云白馬城,故□之漕邑。”

  注□索隱徐廣云“在中牟”。韋昭云“志不載”。司馬彪郡國志中牟有曲遇聚也。

  注□索隱韋昭云:“故□地,河南縣也。”

  注□集解徐廣曰:“四月。”

  注□集解文穎曰:“河南新鄭南至穎川南北,皆韓地也。以良累世相韓,故因之。”瓚曰:“轘轅,險道名,在緱氏東南。”索隱按:十三州志云河南緱氏縣,以山為名。一云轘轅凡九十二曲,是險道也。

  當是時,趙別將司馬卬方欲渡河入關,沛公乃北攻平陰,1絕河津。南,戰雒陽東,軍不利,還至陽城,2收軍中馬騎,与南陽守齮3戰犨東,4破之。略南陽郡,南陽守齮走,保城守宛。5沛公引兵過而西。張良諫曰:“沛公雖欲急入關,秦兵尚觿,距險。今不下宛,宛從后擊,強秦在前,此危道也。”

  于是沛公乃夜引兵從他道還,更旗幟,黎明,6圍宛城三□。7南陽守欲自剄。其舍人陳恢曰:“死未晚也。”乃踰城見沛公,曰:“臣聞足下約,先入咸陽者王之。今足下留守宛。宛,大郡之都也,連城數十,人民觿,積蓄多,吏人自以為降必死,故皆堅守乘城。8今足下盡日止攻,士死傷者必多;引兵去宛,宛必隨足下后:足下前則失咸陽之約,后又有強宛之患。為足下計,莫若約降,封其守,因使止守,引其甲卒与之西。諸城未下者,聞聲爭開門而待,足下通行無所累。”沛公曰:“善。”9乃以宛守為殷侯,十封陳恢千戶。引兵西,無不下者。至丹水,□高武侯鰓﹑□襄侯王陵降西陵。□還攻胡陽,□遇番君別將梅鋗,与皆,降析﹑酈。□遣魏人宁昌使秦,使者未來。是時章邯已以軍降項羽于趙矣。



  注1集解地理志河南有平陰縣,今河陰是也。

  注2正義今洛州,夏禹所都。

  注3索隱音檥。許慎以為側嚙也。

  注4集解地理志南陽有犨縣。

  注5正義守音狩。宛,于元反。括地志云:“南陽縣故城在宛大城之南隅,其西南有二面,皆故宛城。”

  注6索隱音廣。黎猶比也,謂比至天明也。漢書作“遲”,音值。值,待也,謂待天明,皆言早意也。

  注7索隱按:楚漢春秋曰“上南攻宛,匿旌旗,人銜枚,馬東舌,雞未鳴,圍宛城三□”也。

  注8索隱李奇曰:“乘,守也。”韋昭曰:“乘,登也。”

  注9集解徐廣曰:“七月也。”

  注十索隱韋昭曰:“在河內。”

  注□索隱韋昭曰:“在河內。”正義括地志云:“故丹城在鄧州內鄉縣西南百三十里,南去丹水二百步。汲頤紀年云后稷放帝子丹朱于丹水是也。輿地志云秦為丹水縣也。地理志云丹水縣屬弘農郡。抱朴子云‘丹水出丹魚,先夏至十日,夜伺之,魚浮水側,光照如火,网而取之,割其血以涂足,可以步行水上,長居川中不溺’。”

  注□集解蘇林曰:“鰓音‘魚鰓’之‘鰓’。”晉灼曰:“功臣表戚鰓也。”

  注□集解韋昭曰:“漢封王陵為安國侯,初起兵時在南陽,南陽有穰縣,疑‘襄’當為‘穰’,而無‘禾’,字省耳。今‘邵公’或作‘召’字,此類多矣。”

  瓚曰:“時韓成封穰侯,江夏有襄,是陵所封。”索隱按:王陵封安國侯,是定天下為丞相時封耳。此言襄侯,當如臣瓚解,蓋初封江夏之襄也。

  注□集解一云“陵”。索隱韋昭曰:“南陽縣。”

  注□集解如淳曰:“持益反。”索隱鄒誕生音錫。酈音歷,蘇林﹑如淳音擲。

  析屬弘農,酈屬南陽,出地理志。而左傳云析一名白羽。顏師古云“析,今內鄉縣。酈,今菊潭縣”。

  初,項羽与宋義北救趙,及項羽殺宋義,代為上將軍,諸將黥布皆屬,破秦將王离軍,降章邯,諸侯皆附。及趙高已殺二世,使人來,欲約分王關中。沛公以為詐,乃用張良計,使酈生﹑陸賈往說秦將,啖以利,因襲攻武關,1破之。又与秦軍戰于藍田南,益張疑兵旗幟,諸所過毋得掠鹵,2秦人□,秦軍解,因大破之。又戰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注1索隱左傳云楚司馬起*(營所)**[丰析]*以臨上雒,謂晉人曰“將通于少習”,杜預以為商縣武關也。又太康地理志武關當冠軍縣西,嶢關在武關西也。

  注2集解應劭曰:“鹵与‘虜’同。”

  漢元年十月,1沛公兵遂先諸侯至霸上。2秦王子嬰素車白馬,系頸以組,封皇帝璽符節,3降軹道旁。4諸將或言誅秦王。5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寬容;且人已服降,又殺之,不祥。”乃以秦王屬吏,6遂西入咸陽。欲止宮休舍,7樊噲、張良諫,乃封秦重寶財物府庫,還軍霸上。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誹謗8者族,偶語者□巿。9吾与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与父老約,法三章耳:十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且吾所以還軍霸上,待諸侯至而定約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縣鄉邑,告諭之。秦人大喜,爭持牛羊酒食獻饗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注1集解如淳曰:“張蒼傳云以高祖十月至霸上,故因秦以十月為歲首。”正義沛公乙未年十月至霸上。項羽封十八諸侯,沛公封漢王,后劉項五年戰□,漢遂滅楚,天下歸漢,故卻書初至霸上之月。

  注2正義故霸陵在雍州万年縣東北二十五里。漢霸陵,文帝之陵邑也,東南去霸陵十里。地理志云:“霸陵故芷陽,文帝更名。”三秦記云:“霸城,秦穆公筑為宮,因名霸城。漢于此置霸陵。”廟記云:“霸城,漢文帝筑。沛公入關,遂至霸上,即此也。”

  注3索隱韋昭云:“天子印稱璽,又獨以玉。符,發兵符也。節,使者所擁也。”

  說文云:“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釋名云:“節為號令賞罰之節也。又節毛上下相重,取象竹節。”又漢官儀云:“子嬰上始皇璽,因服御之,代代傳受,號曰‘漢傳國璽’也。”正義按:天子有六璽,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皇帝信璽凡事皆用之,璽令施行;天子信璽以遷拜封王侯;天子之璽以發兵。皆以武都紫泥封,青囊白素里,兩端無縫。三秦記云紫泥水在今成州。輿地志云漢封詔璽用紫泥,則此水之泥也。

  注4索隱枳音只。漢宮殿疏云枳道亭東去霸城觀四里,觀東去霸水百步。蘇林云在長安東十三里也。正義軹音紙。括地志云:“軹道在雍州万年縣東北十六里苑中。”

  注5索隱楚漢春秋曰:“樊噲請殺之。”

  注6正義屬,之欲反。屬,付也。

  注7正義休,息也。言欲居止宮殿中而息也。

  注8索隱劉伯庄、樂彥同音方未反。

  注9集解應劭曰:“秦禁民聚語。偶,對也。”瓚曰:“始皇本紀曰‘偶語經書者□巿’。”索隱按:禮云“刑人于巿,与觿□之”,故今律謂絞刑為“□巿”是也。

  注十索隱殺人,傷人及盜。

  注□集解應劭曰:“抵,至也,又當也。除秦酷政,但至于罪也。”李斐曰:

  “傷人有曲直,盜臧有多少,罪名不可豫定,故凡言抵罪,未知抵何罪也。”

  張晏曰:“秦法,一人犯罪,舉家及鄰伍坐之,今但當其身坐,合于康誥‘父子兄弟罪不相及’也。”索隱韋昭云:“抵,當也。謂使各當其罪。”今按:秦法有三族之刑,漢但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者使之抵罪,余并不論其辜,以言省刑也。則抵訓為至,殺人以外,唯傷人及盜使至罪名耳。

  注□集解應劭曰:“案,案次第;堵,牆堵也。”

  或說沛公1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強。今聞章邯降項羽,項羽乃號為雍王,王關中。今則來,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關,2無內諸侯軍,稍征關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計,從之。十一月中,項羽果率諸侯兵西,欲入關,關門閉。聞沛公已定關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關。十二月中,遂至戲。3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聞項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項羽曰:“沛公欲王關中,令子嬰為相,珍寶盡有之。”欲以求封。4亞父勸項羽擊沛公。5方饗士,旦日合戰。是時項羽兵四十万,號百万。沛公兵十万,號二十万,力不敵。會項伯欲活張良,夜往見良,因以文諭項羽,6項羽乃止。沛公從百余騎,驅之鴻門,7見謝項羽。項羽曰:“此沛公左司馬曹無傷言之。不然,籍何以生此!”沛公以樊噲、張良故,得解歸。歸,立誅曹無傷。



  注1索隱按:楚漢春秋云解先生云“遣守函谷,無內項王”,而張良系家云“鯫生說我”,則鯫生是小生,即解生。

  注2正義顏師古曰:“今桃林南有洪溜澗,古函谷也。其水北流入河,西岸猶有舊關余跡”。西征記云:“道形如函也。其水山原壁立數十仞,谷中容一車。”

  注3正義許宜反。

  注4正義曹無傷欲就項羽求封。

  注5索隱范增也。項羽得范增,號曰亞父,言尊之亞于父。猶管仲,齊謂仲父。父并音甫也。

  注6正義項羽本紀云項伯曰“沛父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擊之不義”。此以文諭之。

  注7索隱按:姚察云在新丰古城東,未至戲水,道南有斷原、南北洞門是也。

  項羽遂西,屠燒咸陽秦宮室,所過無不殘破。秦人大失望,然恐,不敢不服耳。

  項羽使人還報怀王。怀王曰:“如約。”項羽怨怀王不肯令与沛公俱西入關,而北救趙,后天下約。1乃曰:“怀王者,吾家項梁所立耳,非有功伐,何以得主約!本定天下,諸將及籍也。”乃詳尊怀王為義帝,實不用其命。



  注1正義怀王初約先入咸陽者王之,令羽北救趙,故失約在后也。

  正月,1項羽自立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九郡,都彭城。負約,更立沛公為漢王,2王巴、蜀、漢中,3都南鄭。三分關中,立秦三將:章邯為雍王,4都廢丘;司馬欣為塞王,5都櫟陽;6董翳為翟王,7都高奴。

  楚將瑕丘申陽為河南王,8都洛陽。趙將司馬卬為殷王,9都朝歌。趙王歇徙王代。趙相張耳為常山王,都襄國。當陽十君黥布為九江王,都六。[一一]怀王柱國共敖為臨江王,□都江陵。番君吳芮為衡山王,都邾。□燕將臧荼為燕王,都薊。故燕王韓廣徙王遼東。廣不听,臧荼攻殺之無終。封成安君陳余河閒三縣,居南皮。封梅鋗十万戶。



  注1正義崔浩云:“史官以正月紀四時,故書正月也。”荀悅云:“先春后正月也。”顏師古云:“凡此諸月號,皆太初正歷之后記事者追改之,非當時本稱也。以十月為歲首,即以十月為正月。今此正月,當時謂之四月也。他皆放此。”

  注2正義梁州本漢中郡,以漢水為名。

  注3集解徐廣曰:“三十二縣。”

  注4正義以岐州雍縣為名。

  注5正義塞,先代反。韋昭云:“在長安東,名桃林塞。”按:桃林塞今華州潼關也。顏師古云“取河華之固為阨塞耳,非桃林”。

  注6索隱因葬太上皇,改曰万年。

  注7正義文穎云:“本上郡,秦所置,項羽以蕫翳為王,更名曰翟也。”

  注8正義在黃河之南,故曰河南,即今河南府。

  注9正義以商帝盤庚國殷中之地,改商為殷,在相州安陽縣,即北蒙殷墟,南去朝歌百三十六里,故號殷王,都朝歌。

  注十索隱韋昭云:“南郡縣名。”

  注□索隱地理志云六縣屬六安國。

  注□正義孟康云“本南郡,改為臨江國”是也。

  注□索隱太康地理志云:“楚滅邾,遷其人于江南,因名縣也。”

  四月,兵罷戲下,1諸侯各就國。漢王之國,項王使卒三万人從,楚与諸侯之慕從者數万人,從杜南2入蝕中。3去輒燒絕棧道,4以備諸侯盜兵襲之,亦示項羽無東意。至南鄭,諸將及士卒多道亡歸,士卒皆歌思東歸。韓信說漢王曰:5“項羽王諸將之有功者,而王獨居南鄭,是遷也。6軍吏士卒皆山東之人也,日夜跂而望歸,7及其鋒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決策東鄉,爭權天下。”



  注1正義戲音麾:許慎注淮南子云:“戲,大旗也。”

  注2正義韋昭云:“杜,今陵邑。”括地志云:“杜陵故城在雍州万年縣東南十五里。漢杜陵縣,宣帝陵邑也,北去宣帝陵五里。廟記云故杜伯國。”

  注3集解李奇曰:“蝕音力,在杜南。”如淳曰:“蝕,入漢中道川谷名。”

  索隱李奇音力,孟康音食。王劭按:說文作“□”,器名也。地形似器,故名之。

  音力也。

  注4索隱按系家,是用張良計也。棧道,閣道也。音士諫反。包愷音士版反。

  崔浩云:“險絕之處,傍鑿山岩,而施版梁為閣。”

  注5集解徐廣曰:“韓王信,非淮陰侯信也。”

  注6集解韋昭曰:“若有罪見遷徙。”

  注7正義跂音丘賜反。說文云:“跂,舉踵也。”司馬彪云:“跂,望也。”

  項羽出關,使人徙義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1乃使使徙義帝長沙郴縣,趣義帝行,2腢臣稍倍叛之,乃陰令衡山王、臨江王擊之,殺義帝江南。項羽怨田榮,立齊將田都為齊王。田榮怒,因自立為齊王,殺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將軍印,令反梁地。楚令蕭公角擊彭越,彭越大破之。陳余怨項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說說3田榮,請兵擊張耳。齊予陳余兵,擊破常山王張耳,張耳亡歸漢。迎趙王歇于代,复立為趙王。趙王因立陳余為代王。項羽大怒,北擊齊。



  注1正義音流。

  注2正義趣音促。

  注3正義上音悅,下音稅。

  八月,漢王用韓信之計,從故道1還,襲雍王章邯。邯迎擊漢陳倉,2雍兵敗,還走;止戰好畤,3又复敗,走廢丘。漢王遂定雍地。東至咸陽,引兵圍雍王廢丘,4而遣諸將略定隴西、北地、上郡。令將軍薛歐、5王吸6出武關,因王陵兵南陽,7以迎太公、呂后于沛。楚聞之,發兵距之陽夏,8不得前。令故吳令鄭昌為韓王,距漢兵。



  注1集解地理志武都有故道縣。

  注2正義今岐州縣也。

  注3集解孟康曰:“畤音止,神靈之所在也,縣名,屬右扶風。”

  注4索隱按荀悅漢紀,令樊噲圍之。

  注5集解音惡后反。索隱按表,歐以舍人從,為將軍,封廣平侯也。

  注6索隱按表,吸以中涓從,為將軍,封清陽侯。

  注7集解如淳曰:“王陵亦聚党數千人,居南陽。”正義括地志云:“王陵故城在商州上洛縣南三十一里。荊州記云昔漢高祖入秦,王陵起兵丹水以應之,此城王陵所筑,因名。”

  注8索隱韋昭云:“縣名,屬淮陽,后屬陳。夏音更雅反。”

  二年,漢王東略地,塞王欣、翟王翳、河南王申陽皆降。韓王昌不听,使韓信擊破之。于是置隴西、北地、上郡、渭南、1河上、2中地郡;3關外置河南郡。4更立韓太尉信為韓王。諸將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戶。繕治河上塞。5諸故秦苑囿園池,皆令人得田之,正月,虜雍王弟章平。大赦罪人。



  注1集解徐廣曰:“后曰京兆。”

  注2集解徐廣曰:“馮翊。”

  注3集解徐廣曰:“扶風。”

  注4集解徐廣曰:“十月,漢王至陝。”

  注5集解晉灼曰:“晁錯傳秦時北攻胡,筑河上塞。”

  漢王之出關至陝,撫關外父老,還,張耳來見,漢王厚遇之。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漢社稷。

  三月,漢王從臨晉渡,魏王豹將兵從。下河內,虜殷王,置河內郡。南渡平陰津,至雒陽。新城1三老董公遮說漢王2以義帝死故。漢王聞之,袒而大哭。3遂為義帝發喪,臨三日。發使者告諸侯曰:“天下共立義帝,北面事之。

  今項羽放殺義帝于江南,大逆無道。寡人親為發喪,諸侯皆縞素。悉發關內兵,收三河士,4南浮江漢以下,5愿從諸侯王擊楚之殺義帝者。”



  注1正義括地志云:“洛州伊闕縣在州南七十里,本漢新城也。隋文帝改新城為伊闕,取伊闕山為名也。”

  注2正義百官表云:“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鄉有三老,三老掌教化。”

  皆秦制也。又樂產云:“橫道自言曰遮。”楚漢春秋云:“董公八十二,遂封為成侯。”

  注3集解如淳曰:“袒亦如禮袒踊。”

  注4集解韋昭曰:“河南、河東、河內。”

  注5正義南收三河士,發關內兵,從雍州入子午道,至漢中,歷漢水而下,從是東行,至徐州,擊楚。

  是時項王北擊齊,田榮与戰城陽。田榮敗,走平原,1平原民殺之。齊皆降楚。楚因焚燒其城郭,系虜其子女。齊人叛之。田榮弟橫立榮子廣為齊王,齊王反楚城陽。項羽雖聞漢東,既已連齊兵,欲遂破之而擊漢。漢王以故得劫五諸侯兵,遂入彭城。項羽聞之,乃引兵去齊,從魯2出胡陵,3至蕭,4与漢大戰彭城靈壁東5睢水上,大破漢軍,多殺士卒,睢水為之不流。乃取漢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軍中以為質。當是時,諸侯見楚強漢敗,還皆去漢复為楚。

  塞王欣亡入楚。



  注1正義德州平原縣是。

  注2正義兗州曲阜也。

  注3正義地理志云胡陵在山陽郡。

  注4正義徐州蕭縣。

  注5正義在徐州符离縣西北九十里。

  呂后兄周呂侯為漢將兵,居下邑。1漢王從之,稍收士卒,軍碭。漢王乃西過梁地,至虞。2使謁者隨何之九江王布所,曰:“公能令布舉兵叛楚,項羽必留擊之。得留數月,吾取天下必矣。”隨何往說九江王布,布果背楚。楚使龍且往擊之。



  注1集解徐廣曰:“在梁。”

  注2集解徐廣曰:“在梁。”

  漢王之敗彭城而西,行使人求家室,家室亦亡,不相得。敗后乃獨得孝惠,六月,立為太子,大赦罪人。令太子守櫟陽,諸侯子在關中者皆集櫟陽為□。引水灌廢丘,廢丘降,章邯自殺。更名廢丘為槐里。于是令祠官祀天地四方上帝山川,以時祀之。興關內卒乘塞。1



  注1集解李奇曰:“乘,守也。”

  是時九江王布与龍且戰,不胜,与隨何閒行歸漢。漢王稍收士卒,与諸將及關中卒益出,是以兵大振滎陽,破楚京、索閒。

  三年,魏王豹謁歸視親疾,至即絕河津,反為楚。漢王使酈生說豹,豹不听。

  漢王遣將軍韓信擊,大破之,虜豹。遂定魏地,置三郡,曰河東、1太原、2上党。3漢王乃令張耳与韓信遂東下井陘擊趙,斬陳余、趙王歇。其明年,立張耳為趙王。



  注1正義今蒲州也。

  注2正義今并州。

  注3正義今潞州。

  漢王軍滎陽南,筑甬道1屬之河,以取敖倉。2与項羽相距歲余。項羽數侵奪漢甬道,漢軍乏食,遂圍漢王。漢王請和,割滎陽以西者為漢。項王不听。漢王患之,乃用陳平之計,予陳平金四万斤,以閒疏楚君臣。于是項羽乃疑亞父。亞父是時勸項羽遂下滎陽,及其見疑,乃怒,辭老,愿賜骸骨歸卒伍,未至彭城而死。



  注1正義甬音勇。韋昭云:“起土筑牆,中閒為道。”應劭云:“恐敵抄輜重,故筑垣牆如街巷。”

  注2正義孟康云:“敖,地名,在滎陽西北,山上臨河有大倉。”太康地理志云:“秦建敖倉于成皋。”

  漢軍絕食,乃夜出女子東門二千余人,被甲,楚因四面擊之。將軍紀信乃乘王駕,詐為漢王,誑楚,楚皆呼万歲,之城東觀,以故漢王得与數十騎出西門遁。

  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樅公守滎陽。諸將卒不能從者,盡在城中。周苛、樅公相謂曰:“反國之王,難与守城。”因殺魏豹。1



  注1集解徐廣曰:“案月表,三年七月,王出滎陽。八月,殺魏豹。而又云四年三月,周苛死。四月,魏豹死。二者不同。項羽殺紀信、周苛、樅公,皆是三年中。”

  漢王之出滎陽入關,收兵欲复東。袁生說漢王曰:“漢与楚相距滎陽數歲,漢常困。愿君王出武關,項羽必引兵南走,王深壁,令滎陽成皋閒且得休。使韓信等輯河北趙地,連燕齊,君王乃复走滎陽,未晚也。如此,則楚所備者多,力分,漢得休,复与之戰,破楚必矣。”漢王從其計,出軍宛葉閒,1与黥布行收兵。



  注1正義宛,于元反。葉,式涉反。宛,鄧州縣也。葉,汝州縣。水經注云:

  “本楚惠王封諸梁子兼,號曰葉城,即子高之故邑也。”

  項羽聞漢王在宛,果引兵南。漢王堅壁不与戰。是時彭越渡睢水,与項聲、薛公戰下邳,彭越大破楚軍。項羽乃引兵東擊彭越。漢王亦引兵北軍成皋。項羽已破走彭越,聞漢王复軍成皋,乃复引兵西,拔滎陽,誅周苛、樅公,而虜韓王信,遂圍成皋。

  漢王跳,1獨与滕公2共車出成皋玉門,3北渡河,馳宿修武。自稱使者,晨馳入張耳、韓信壁,而奪之軍。乃使張耳北益收兵趙地,使韓信東擊齊。

  漢王得韓信軍,則复振。引兵臨河,南饗軍小修武南,4欲复戰。郎中鄭忠乃說止漢王,使高壘深塹,勿与戰。漢王听其計,使盧綰、5劉賈將卒二万人,騎數百,渡白馬津,6入楚地,与彭越复擊破楚軍燕郭西,7遂复下梁地十余城。



  注1集解徐廣曰:“音逃。”索隱如淳曰:“跳,走也。”晉灼按:劉澤傳“跳驅至長安”。說文音徒調反。通俗文云“超通為跳”。

  注2索隱夏侯嬰為滕令,故曰滕公也。

  注3集解徐廣曰:“項羽紀云北門名玉門。”

  注4集解晉灼曰:“在大修武城東。”

  注5集解蘇林曰:“綰音以繩綰結物之‘綰’。”

  注6索隱即黎陽津也。南界東郡白馬縣。

  注7索隱故南燕國也。在東郡,秦以為縣。

  淮陰已受命東,未渡平原。漢王使酈生往說齊王田廣,廣叛楚,与漢和,共擊項羽。韓信用蒯通計,遂襲破齊。齊王烹酈生,東走高密。項羽聞韓信已舉河北兵破齊、趙,且欲擊楚,則使龍且、周蘭1往擊之。韓信与戰,騎將灌嬰擊,大破楚軍,殺龍且。齊王廣罐彭越。當此時,彭越將兵居梁地,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食。



  注1集解徐廣曰:“一作‘簡’。”

  四年,項羽乃謂海春侯大司馬曹咎曰:“謹守成皋。若漢挑戰,1慎勿与戰,無令得東而已。我十五日必定梁地,复從將軍。”乃行擊陳留、外黃、睢陽,下之。漢果數挑楚軍,楚軍不出,使人辱之五六日,大司馬怒,度兵汜水。2士卒半渡,漢擊之,大破楚軍,盡得楚國金玉貨賂。大司馬咎、長史欣皆自剄汜水上。項羽至睢陽,聞海春侯破,乃引兵還。漢軍方圍鐘离眛于滎陽東,項羽至,盡走險阻。



  注1正義挑,田吊反。下同。

  注2正義汜音祀,在成皋故城東。

  韓信已破齊,使人言曰:“齊邊楚,1權輕,不為假王,恐不能安齊。”漢王欲攻之。留侯曰:“不如因而立之,使自為守。”乃遣張良操印綬立韓信為齊王。

  2



  注1集解文穎曰:“邊,近也。”

  注2集解徐廣曰:“三月。”

  項羽聞龍且軍破,則恐,使盱台人武涉往說韓信。韓信不听。

  楚漢久相持未決,丁壯苦軍旅,老弱罷轉饟。漢王項羽相与臨廣武之閒而語。

  項羽欲与漢王獨身挑戰。漢王數項羽曰:“始与項羽俱受命怀王,曰先入定關中者王之,項羽負約,1王我于蜀漢,罪一。秦項羽矯殺卿子冠軍而自尊,罪二。2項羽已救趙,當還報,而擅劫諸侯兵入關,罪三。怀王約入秦無暴掠,項羽燒秦宮室,掘始皇帝頤,私收其財物,罪四。又強殺秦降王子嬰,罪五。

  詐坑秦子弟新安二十万,王其將,罪六。項羽皆王諸將善地,3而徙逐故主,4令臣下爭叛逆,罪七。項羽出逐義帝彭城,自都之,奪韓王地,并王梁楚,多自予,罪八。項羽使人陰弒義帝江南,罪九。夫為人臣而弒其主,殺已降,為政不平,主約不信,天下所不容,大逆無道,罪十也。吾以義兵從諸侯誅殘賊,使刑余罪人擊殺項羽,何苦乃与公挑戰!”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匈,乃捫足5曰:“虜中吾指!”漢王病創臥,張良強請漢王起行勞軍,以安士卒,毋令楚乘胜于漢。漢王出行軍,6病甚,7因馳入成皋。



  注1索隱負音佩也。

  注2集解徐廣曰:“卿,一作‘慶’。”索隱韋昭云:“宋義之號。”如淳曰:

  “卿者,大夫之尊;子者,子男之爵;冠軍,人之首也。尊宋義,故加此號。”

  注3索隱謂章邯等。

  注4索隱謂田市、趙歇、韓廣之屬。

  注5索隱捫,摸也。中匈而捫足者,蓋以矢初中痛悶,不知所在故爾。或者中匈而捫足,權以安士卒之心也。

  注6正義行,寒孟反。

  注7索隱按:三輔故事曰“楚漢相距于京索閒六年,身被大創十二,矢石通中過者有四”。言漢王病創也。

  病愈,西入關,至櫟陽,存問父老,置酒,梟故塞王欣頭櫟陽市。1留四日,复如軍,軍廣武。關中兵益出。



  注1索隱梟,縣首于木也。欣自剄于汜水上,令梟之于櫟陽者,以舊都,故梟以示之也。

  當此時,彭越將兵居梁地,往來苦楚兵,絕其糧食。田橫往從之。項羽數擊彭越等,齊王信又進擊楚。項羽恐,乃与漢王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為漢,鴻溝而東者為楚。1項王歸漢王父母妻子,軍中皆呼万歲,乃歸而別去。



  注1索隱應劭云:“在滎陽東南三十里,蓋引河東南入淮泗也。”張華云:“一渠東南流,經浚儀,是始皇所鑿,引河灌大梁,謂之鴻溝。一渠東經陽武南,為官渡水。”北征記云中牟台下臨汴水,是為官渡水也。

  項羽解而東歸。漢王欲引而西歸,用留侯、陳平計,乃進兵追項羽,至陽夏南止軍,与齊王信、建成侯彭越期會而擊楚軍。至固陵,不會。楚擊漢軍,大破之。漢王复入壁,深塹而守之。用張良計,于是韓信、彭越皆往。及劉賈入楚地,圍壽春,1漢王敗固陵,2乃使使者召大司馬周殷舉九江兵而迎*(之)*3武王

參考資料

諸葛BOSS的智慧 [ 快速連結 ] 其它回答( 0 ) | 意見( 12 ) | 評論( 0 )
.發問者評價 謝謝你的回答,資料很豐富呢!
但是否能直接舉出有那些作為呢? .發表你的評價

你的評價 發表評價: 正面 普通 負面
評價內容: 發表 取消
.
加入追蹤 轉寄朋友 友善列印 看另一則問題 .馬上按讚 加入 Yahoo! 奇摩 知識+ 粉絲團 .其他回答(0)
意見(12)
相關評論(0)
.目前沒有資料
002 意見者: 風隱 ( 研究生 1 級 )
擅長領域: 歷史人物 | 本國史
發表時間: 2008-07-17 13:40:07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誅籍業帝,籍者,項籍也。項籍何許人也? 項羽也。誅籍業帝意思就是說太史公稱譽高祖
劉邦誅滅項羽所建立的帝業,安定天下,改革制度。
有哪些事呢?
一。悼懷王,伐彭城
二。定淮齊,一諸侯
三。連梁王,斷楚糧
四。惑英布,絕楚援
五。畫鴻溝,分楚漢
六。破合約,擊楚軍
七。合諸侯,兵垓下(諸侯為:齊王韓信(率齊趙燕軍),梁王彭越(率強盜游擊軍魏軍),英布,大司馬周殷(率楚軍),宗室劉賈(率各部游擊軍)。
八。滅項籍,成帝業 003 意見者: AYEZQLBITTFX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6-29 03:57:07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candy5660601.pixnet.net/blog 004 意見者: JQVUABZKJTBD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6-30 14:04:16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005 意見者: PKKODGLSBMCB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 2014-07-04 18:10:24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006 意見者: WYPKNOLCWMAR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7-20 21:33:21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007 意見者: BQBTLZQFLWGR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7-22 23:53:08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這有類似的

▶▶http://qoozoo1400703.pixnet.net/blog 008 意見者: SVTKZVSCOGAR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7-24 00:00:47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009 意見者: SLFJAUNNSJYG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7-28 09:32:18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010 意見者: KHOOBYGRDRLK ( 知識貧民 )
發表時間: 2014-08-08 08:37:44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到下面的網址看看吧

▶▶http://***** 011 意見者: BIQTDQJTNLIF ( 初學者 5 級 )
發表時間: 2014-08-09 00:01:14
[ 檢舉 ] ..不當內容由分類板主暫時隱藏
[ 點此以瀏覽 ]這有類似的

▶▶http://qoozoo1400703.pixnet.net/blog 12下一頁 發表意見發表意見很抱歉,您輸入的字數已達上限,建議改寫評論. 發表 取消 .
目前沒有資料 我要評論 最新歷史人物
發問中
已解決
.請各位幫助我歷史問題
更多
更多 註冊
會員登入 .公告: 新推出「知識板主功能」 . 10大熱搜關鍵字
1
冬天抑制食慾
.
2
壁咚是什麼
.
3
心機重的星座
.
4
送肉粽是什麼
.
5
年後轉職時機
.
6
物聯網是什麼
.
7
懶人瘦腿法
.
8
羊年吉祥話
.
9
劈腿復發率
.
10
吃到飽怎吃划算
.
.刊登贊助網站凱撒 把衛浴變科技了
www.caesar.com.tw
引領衛浴科技潮流,以綠能取代動能,免水免電、聰明感應!享受智能衛浴生活趁現在
www.caesar.com.tw凱撒飯店
agoda.com/凱撒
凱撒飯店預訂特價優惠2折起 先預訂,後付款。現在就預訂吧!
agoda.com/凱撒凱撒大飯店在台北市
tripadvisor.com.tw/凱撒大飯店
瀏覽782則評論,欣賞326張照片 凱撒大飯店飯店價格
tripadvisor.com.tw/凱撒大飯店男性早洩 ... 不知所措嗎?
kk29898.pixnet.net/blog
男性帝王寶典 免費索取
kk29898.pixnet.net/blog到momo 買凱撒衛浴
www.momo.com.tw
怎麼買都超划算!精選馬桶座、擠牙膏器等衛浴用品超低折扣,搶便宜趁現在!
www.momo.com.tw知名衛浴品牌 就在東森購物網
www.etmall.com.tw
居家浴廁必備!館主推薦凱撒衛浴設備,品質佳價格優,買了不吃虧,快上網搶購!
www.etmall.com.tw.全站發燒問題 [ 星座血型 ] 2015年 心機重星座 排...
[ 語音通訊 ] 我要客訴遠傳!!!!!!!...
[ 歐洲 ] 請問︰為什麼法國是全世界排...
[ 保險 ] 外幣躉繳終身壽險
[ 命理風水 ] 問母親身體 金錢卦
[ 作業系統 ] 如何解除.exe 的設定

精選關鍵字
..周瑜 武則天 康熙 乾隆 李世民 慈禧太后 孫權 鄧小平 康有為 鳳雛 曹操 林爽文 希特勒 劉備 毛澤東 吳三桂 劉銘傳 張飛 關羽 黃忠 司馬昭 秦始皇 溥儀 梁啟超 孔明 哥倫布 拿破崙 楊堅 雍正 隋文帝 司馬懿 曹植 施琅 光緒 鄭成功 洪秀全 朱元璋 司馬炎 .知識搜尋 ...「本服務設有管理員」
服務條款隱私權..知識+ 之問答內容是由參與Yahoo!奇摩知識+ 之網友提供,僅供參考,Yahoo!奇摩不保證其正確性。
...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資訊百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